对于电动自行车被盗的问题,一般的车锁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急需一种智能的防盗技术,基于GPS和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防盗技术应运而生。这一技术借助于GPS智能定位终端为桥梁,实现人车之间的互动,GPS终端也就是常说的。那是怎样实现人车互动和防盗的呢。安装电动车GPS定位器后,车主可以通过手机对电动车进行断电、远程锁车、设置电子围栏等操作;若车辆位置异常被拖车、偷车,GPS定位器可发出告警信息到车主手机,通知车主及时做出处理。
基于全网络卫星通信智能终端方式是利用设备里的GPS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这种方式定位精度较高,误差能做到5米之内。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对设备的距离的测算来确定设备位置。这种模式的精准度不如全网络卫星通信智能终端,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市区精度范围大致在20米左右,郊区精度范围大致在100-300米左右,有时误差甚至会接近一公里。不过基站定位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相对低廉,适合对精准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产品。
随着北斗卫星系统步入全球服务,北斗定位终端的应用得到全面发展。应用于电动自行车防盗,给电动车防盗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针对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侦破难题,通过电动自行车防盗应用,对电动自行车辆实现24 小时监控,实现“人、车”无缝联动,确保车辆安全。该应用利用北斗定位和通信基站定位,实时上报车辆状态、位置、速度等信息到监管系统,同时接入市公安局110 报警联动平台,为百姓电动自行车防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伴随着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作业车辆运营管理、业务运行状况、成本精细管理及科学评估等提出更高要求。该平台基于,结合车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技术,采用云平台系统架构,具备环卫作业车辆动态位置实时监控、调度控制、双向通信、历史数据回放、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多业务领域、多作业车辆一体化排班调度。环卫保障车辆监控平台将环卫作业车辆管理以及业务管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实现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北斗定位导航通信终端用户设备有几种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北斗定位导航通信终端用户设备功能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下面来看看它们的区别。1、这种用户设备是为支持所有类型的陆地车辆而设计的。终端利用车辆的电源,并具有到车载计算机的数据接口。这种用户设备提供全天候的快速定位、实时导航和双向短报文消息通信功能。2、船载终端这种用户设备是为给在北斗覆盖区域内的船舶提供支持而设计的。用户设备由一个天线和一个带有LCD和内置键盘的用户终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