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车辆的管理,如车辆防盗、公车私用、保养维修期间非授权驾驶等车辆管理问题。基于此类问题,可通过实时地进行车辆跟踪和定位,实现车辆轨迹汇报、防盗等。GPS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可分为两大功能模块:GPS终端和监控中心。GPS终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然后运算出相关的定位数据,包括经度、经度半球、纬度、纬度半球、世界时间、汽车行驶速度方向等数据。经过计算打包处理,将数据上传到GPS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平台。
基于方式是利用设备里的GPS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这种方式定位精度较高,误差能做到5米之内。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对设备的距离的测算来确定设备位置。这种模式的精准度不如,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市区精度范围大致在20米左右,郊区精度范围大致在100-300米左右,有时误差甚至会接近一公里。不过基站定位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相对低廉,适合对精准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产品。
1、使用GPS+LBS+WIFI三模精准定位,不需要电瓶供电,充满电后最长可以待机3年,避免电瓶充电时,定位器没电无法定位和频繁充电的麻烦。2、实现物流运输过程的透明化,货物安全完成配送有了保障,解决传统物流“货物一发出,什么都不知”的情况。3、人员管理调度更方便,全程记录行程轨迹,避免了公车私用、拉私活、胡乱报销等现象的发生。4、解决物流调度与管理难的问题,随时掌握每辆车的状态,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和车辆监控的能力得到提升。
车联网( Internet of Vehicles,IOV)是通过OBD、GPS等装置,完成车自身状态和环境信息数据的采集,通过GPS定位系统互联网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不同需求的车辆进行有效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实现车辆的智能化控制。车载诊断(On-Board Diagnostics,OBD)是车联网的核心技术,融合了汽车智能感知模块、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模块、汽车系统和部件(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等)的监测模块,实现车辆状况的实时记录和报告。OBD模式的车联网系统是由GPS定位系统、后台系统、手机APP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可实现对车辆跟踪、话务指挥、紧急救援、信息查询、多重定位、防伪基站探测、异常提醒、实时定位、里程统计、电子围栏、轨迹回放、多车监护。接下来分别对上述提到的功能一一进行简单介绍。驾驶员通过接收机随时确定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自动将定位信息传输给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及时掌握车辆的具体位置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显示出车辆的具体位置。